首页 > 优募UpFunds > 周·私募观点汇 > 【22.12.29-23.1.4】相对积极,42家私募开年展望
【22.12.29-23.1.4】相对积极,42家私募开年展望

本周42家私募观点:

合晟资产、勤辰资产、中欧瑞博、永拓投资、星石投资、致君资产、龙航资产、量客投资、循理资产、曜川基金、仙人掌基金、金辇投资、洪运瑞恒、恒识投资、君通天下、青骊投资、丹羿投资、全天候基金、禾晖资本、涌津投资、骐邦投资、泊通投资、致衍基金、安值投资、富业盛德、涌贝资产、沣京资本、长见投资、翼品资产、陶山基金、银石投资、凯丰投资、保银投资、国富投资、久阳润泉、殊馥投资、恒邦兆丰、纽达投资、利可资产、睿沣资产、琢磨基金、深圳道谊


合晟资产

从经济基本面看当前经济处于衰退末期向复苏前期过渡阶段。预期走在现实之前,未来消费反弹趋势明确。疫情管控叙事淡出,长痛变短痛,短期冲击后,社会整体信心恢复速度会比较快。最后终将淡忘需要被淡忘的,相信“应该”相信的,信心即便是源于无知和健忘也会如期产生。居民消费意愿会有反弹,一方面是压抑的久了,另一方面是看开了。居民半径快速扩大,消费开始报复性增长。房地产销售将逐步低位企稳,社会信心恢复,消费带动经济反弹后,购房意愿也逐步修复,但投资数据仍不会好看,即使房企开始恢复拿地,土地购置费具有滞后性,当年投资中也体现不出来,在各地保教楼下停工的项目再复工是地产投资的重要支撑力量。基建保持乐观,一方面投资有本身惯性,叠加明年扩内需诉求较强,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一般公共预算赤字、专项债新增额度、政策性金融工具使用都将有增量,但2022年基数较高,边际增速拉动作用减弱。外需走弱趋势延续,出口产业链条相关制造业压力仍然较大,整体制造业投资很难考高新技术投资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外需走弱可以为内需创造了不折腾的稳定环境。


勤辰资产

展望2023年,美国通胀、中国疫情管控和欧洲战争与能源危机都有缓解的趋势:美国核心CPI的月环比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到了0.2-0.3%,尽管市场仍然担心终值利率的高度与持续时间超预期,但是随着美国通胀进入顶部区域,全球流动性大概率进入拐点;国内疫情政策转向早于市场预期,尽管疫后经济修复进程的可能是“一波三折”,但是参考国际经验,预计最迟2023年二季度(2022年低基数)以后,国内经济有望迎来一波明显的疫后复苏;而俄乌战争正在走向拐点,对于油价与世界通胀的外溢影响显著弱化。

2022年大部分时间内(5-7月除外),景气度投资哑火,主要原因是22年各种黑天鹅背景下通胀快速抬升,市场由避险情绪主导,存量博弈明显,行业和风格轮动加快。阶段性领涨的板块,时长大多在20-30个交易日,超额收益大多在15%-20%,然后就会切换到下一个板块中。

2023年市场能否类似19年强势反弹核心是地产的复苏程度,对于这点应对比预测重要。但是2022年低基数背景下2023年地产对于经济拖累程度显著下降是比较容易的判断,2023年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见底回升,市场结构性机会应多于2022年。投资体系是“概率化思维+体系化投资+不断应对”,等待市场挣钱效应较好的时间提高权益仓位。

看好中期景气度反转的机械与医药板块。疫情管控放开后可能的短暂混乱和缺工对制造业影响有限,经济去地产化背景下,制造业的附加值和贡献率上升,中国高端制造业出口份额提升趋势确定,流程工业领域自动化和国产化趋势明确。疫情管控放开后,中药和药房等领域受益确定,而疫情之后相关需求的复苏才是更为刚性的“必选消费”。

泛安全类资产2022年底表现不佳,更多的是因为市场之前把这类资产作为避险资产进行配置。新冠疫情后强调本国供应链安全是全球各国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之后,泛安全类资产在政策扶持背景下有望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包括工业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军工等领域国产化。

2023年经济基本面触底复苏的概率大,尽管短期Reopen带来压力,但是2023年年中后有望迎来“疫后复苏”确认叠加“政府定向刺激”政策,站在2023年全年角度经济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下一阶段将加强对顺周期板块的关注,特别是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相结合的部分顺周期领域央国企,关注这类企业在股权激励,业绩释放与分红,投资者沟通等方面的持续改善。


中欧瑞博

海外市场,美股经过2022年这一轮杀跌后,高估值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是考虑到这一轮联储加息、美元升值依然处于过程中,真正的衰退考验对于不少企业和金融机构来说,还没有真正来到面前。通俗的说,还需要让高利率和衰退的子弹飞一会!但是在信息快速传递的时代,这种影响或许未必能够持续一整年。不排除美国资本市场上半年就对美国经济的衰退做出充分的反应,如果是那样,美国资本市场2023年会不会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呢?不确定,但一切皆有可能。但对于美股中优质公司来说,难得面临一次衰退引发投资者恐慌性抛售,从长期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一定是罕见不容错过的战略性机会。或许就像2022年中概股挖出的深坑一样!

中国资本市场,在全面注册制的时代洪流下,供求关系是有一定压力的。好在经过过往几年持续结构熊释放下,市场整体的估值不贵,有不少领域甚至处于历史性的低估位置。叠加2023年稳经济大背景下,货币和财政边际依然会保持宽松,因此对经济与资本市场都是偏积极的。历史上看,国际经济衰退压力越大,国内启动投资和消费内需的迫切性越高。因此,即便全球环境不支持全面牛和泡沫牛,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性走牛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对于估值合理的高成长股,23年正收益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对于高股息低估值领域,周期反转领域,疫情反转领域,政策反转领域,这些领域在2023年结构牛市中会是比较受益的领域。

虽然已经开启了新的一年,但是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的,凡事都有因果与发展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到了崭新的阶段,简单套用过往的存量知识来应对当前与未来的变化,可能会比较困难。一起来积极学习和适应全球新时代的变化。


永拓投资

在2022年的最后两个月,足以影响未来2年的三大变化已经发生:1、美国经济开始降温,利率拐点即将出现:2、房地产相关的金融政策出现了巨大的转向;3、中国的防疫政策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

从中期而言,这三大转变对于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股市都将是较为积极和正面的,这也是为何2023年是孕育希望的一年,事实上对于2024年的经济会更加乐观,幸运的话也许2023 年的股市,就会提前享受到2024年经济进一步复苏所带来的红利。不过从短期,尤其一两个季度而言,前景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三大方面因素的演绎过程,会影响到中国经济和投资者信心的恢复速度。

美国经济方面,超高的利率已经开始明显的影响到了美国的房地产和汽车消费,虽然近期美国经济数据以及国倩利率还有所反复,但美国经济在2023年持续降温是非常大概率的。2023年,美国需求走弱,汇率走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货币压力将显著减轻,为中国进一步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当然,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比如对美部分耐用消费品出口可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房地产问题,依然是2023年中国经济巨大的不确定性所在。虽然最近几个月以央行、证监会为主的多个中央部委出台了密集的政策,金融口对房地产的态度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这些政策的作用在于,暂时阻止了地产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对保交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政策还远远不能解决地产的根本性问题,甚至不能解决阶段性需求不足的问题。2023 年进一步出台需求端的政策,释放、鼓励合理的需求,健康引导舆情,恢复市场各参与主体的信心,还非常有必要。中性预期下,2023年2、3季度,地产销售有望企稳同比转正,但全年依然较难实现销售正增长。

新冠疫情已经图批了全球3年多的时间了,伴随我国将新冠正式降为“乙类乙管”,这意味着政策将不再是不确定性,未来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病毒本身。近期新冠在全国各地迅速达峰,虽然个体体验各不相同,但想必一个基本的认知已经形成:这不是一个普通流感,其对于人体免痔力的伤害是显而易见而且尚不完全可知的。达峰之后,逻辑上消费和出行会有一定的反弹,但过去两三年形成的消费习惯和低迷的经济,将会制约短期反弹的高度。而中期的复苏趋势,则需要进一步观察人类和病毒之间的拉锯,还会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大规模的感染,症状会减轻还是加剧,这些都还需要起码一至两个季度的实证,才能得到答案。在此之前,无论是大部分的消费者还是实体产业的投资方,可能都还难以迅速提升风险偏好。

说了那么多,到底对 2023 年的中国经济如何判断呢,毫无疑问不会比 2022 年更差,但能好多少,取决干病毒和地产。但这两个因素无论如何,都难以对 2024 年再继续产生拖累。展望 2024 年,如果足够幸运,2024年将是地产链企稳回升,人类完全告别新冠病毒,美国经济见底,利率重回降息通道,近些年难得一见的美好的一年。


星石投资

2023年内外需周期错位,预计内需板块基本面更加占优。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大,过去两年部分高景气的出口型行业资本开支大幅增长,未来将面临供给增多而需求放缓的局面。而国内经济周期已经提前触底,不少内需型行业受困于疫情冲击,已经完成又一轮市场化供给出清。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内需相关行业基本面有望率先迎来修复,供需双重作用下盈利有望超预期。

估值驱动仍然偏弱,配置上优选低估值内需领域。海外来看,美联储抗通胀目标仍面临压力,政策利率高位持续性可能超预期。国内目前基本面仍然低迷,剩余流动性短期仍处于历史高位,但随着需求的恢复,过度宽松的剩余流动性将逐步回归中性,估值处于历史低分位数的内需领域更好。


致君资产

当前经济增长接近周期底部,股市将提前于库存周期见底回升,看好2023年市场表现,当前建议积极把握第一波估值修复的机会,“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待到年中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增加,消费复苏的持续性或面临波折,市场存在震荡可能。

本轮复苏为弱复苏,宏观经济“向上无弹性,向下有支撑”,上市公司盈利温和增长,全年估值难以大幅提升,盈利增长差异构成个股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前半程盈利尚未明显好转,主要是在政策预期下修复估值,偏向旧动能的修复,风格偏价值;后半程经济触底复苏,行业间盈利分化,聚焦新动能的发展,风格偏成长。全年来看,在行业和风格上呈现“周期无趋势,消费加成长”。

市场向上超预期的可能在于2023年是三中全会之年,历来是改革大年,存在向上的期权。风险则主要在于中美对抗超预期、地缘冲突恶化、病毒变异导致消费复苏低于预期等。


龙航资产

国内疫情或已临近达峰,主要表现为:(1)全国新冠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与新增重症病例已趋于放缓,拐点将至。(2)全国百度发烧搜索指数整体已达峰,开始进入下行区间。自12月初开始,该指数持续上升,并于12月17日达到顶峰 80211;此后该指数开始见顶回落截至12月29日,该指数已降至12403,较12月17日的峰值下降84.5%。(3)疫情搜索指数和健康问诊指数已触顶回落。综上,当前新冠疫情或已临近达峰,国内经济复苏预期迹象将越发明显,A股实际流动性将明显改善,风险偏好将由底部趋势向上。在此背景下,2023年一季度 A 股有望迎来“春季躁动”行情。

行业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1)高端制造:机械自动化,电力设备(储能、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能源金属等;(2)既有“政策底”又具有基本面逻辑自主可控方向:计算机(金融/电力/交通相关)、半导体(设备&材料)、军工等;受益于消费场景放开,布局服务性消费:美容护理、社会服务及互联网电商等。


量客投资

2022 年最后一周,两市成交额在6千亿水平上波动,情绪仍然随着新冠的扩散处于消化期,可以看到明显的情绪的波动和分化,下半月多数因子表现出来和上半月拥抱开放时候截然相反的走势,但是这种走势仍然是有逻辑和系统的,对于基本面量化来说仍然是一个舒服的节奏。

2023 第一周,在消化完新冠扩散带来的情绪后,应该会看到一轮估值修复的调整,基本面逻辑会继续延续22年12月形成的弱趋热但清晰的格局。

近期,行情依然是易涨难跌,下跌空间有限,谨防行情震荡反复给趋势策略带来的磨损风险。

循理资产

元旦期间,商场、影院等消费场景的人流量明显上升。可以判断各地第一波疫情冲击高峰将陆续过去。春节期间,人员的大幅流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交叉感染风险。但是,最坏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未来市场主要矛盾可能由疫情转移到经济发展建设,以及人民生产、生活的恢复进度。

市场经历前期的调整后,整体估值已具备长期吸引力。从中长期角度考虑,市场当前所处位置已经具备较好的配置性价比。预计市场在震荡过程中逐步走强,即使调整,空间也相对有限。

曜川基金

12月PMI数据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12月全国多地经历感染高峰,供需两端双收缩。供给端来说,由于员工感染,生产端受到一定影响,加之物流运输人力不足,导致订单交付时间有所延长。需求端而言,管控放松加大了居民用药需求,医药等与民生相关行业PMI表现较好,但服务业指数短期景气度仍较低,但随着各地感染人数逐渐达峰,人口流动指标已经开始小幅回升,后续供需将逐渐回归正常,预期经济将得到温和修复。


仙人掌基金

未来整体机会相对均衡,成长和价值都有机会。围绕自主可控、国产化趋势,在计算机及软件、高端设备、半导体芯片设计等领域精选投资机会。新冠疫情经过一段时间消化后经济终将回归正常,房地产调控政策逐步优化,医疗服务、消费服务、出行和消费产业链将出现更多投资机会。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需求向上、海外需求预期向下,将进一步围绕内需挖掘结构性机会。


金辇投资

国内疫情管控、房地产信用危机、美联储加息以及地缘政治都出现了明显拐点,积极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推动市场情绪修复及市场主线的形成。在震荡上行时期,更应理性分析市场上悲观的声音,正如约翰·邓普顿所说,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

全球资产荒背景下,A股2023年预计总体呈现资金净流入趋势,估值修复空间较大。站在国内经济复苏周期的起点,金辇也会继续与投资者一起,从中观入手挑选符合社会发展和政策支持的行业,依靠股票池中累积的研究资源甄选个股,以充分分享发展的红利。

洪运瑞恒

展望23年,在投资机会方面,会倾向于集中在2个大的方向主题中间挖掘投资以及配置机会,同时会对于其伴生的潜在风险点也寻求在组合中间增加配置来应对。

从宏观场景来看,2023年宏观场景是“弱复苏+强结构政策”的组合。整体来说,倾向于明年市场是趋于平衡的结构市。

恒识投资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推测两会之后对于国内经济增长的目标将会定在5%以上,经济修复已经开始,明年消费的恢复还需要一些政策的拉动和支持,投资将是支撑起经济增速的主要驱动力。对于流动性环节比较乐观,整体流动性保持较为宽松的状态,显著好于市场的预期。从全年的维度来看,比较关注以下几个投资逻辑:

1、经济复苏背景下的估值修复行情。以消费为首的各个细分领域,将迎来经济活动正常化之后的正常盈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新定价。在这其中,特别关注疫情三年的背景下,还能够主动逆势扩张份额的领域,这些公司将在之后获取更大的经济红利。同时也非常关注居民在这三年消费习惯的改变所带来的投资机会,例如新渠道的诞生、新品牌的扩张等。

2、政策确定性支持的行业。安全可能是新业态下的一个绕不过去的词。粮食安全、芯片安全、信息安全和供应链安全,这些在上一个全球化浪潮中想当然的环节现在都要重新考量。在此过程中,如果有比较明确的投资机会,会比较关注。

3、政策开始转向的行业。地产、平台经济,在过去几年被打击严重的几个行业,在整改完毕后可能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特别是能够维持原有商业模式和竞争力的公司,在政策风险逐步降低的背景下,其估值修复的空间将会比较可观。

4、挂钩全球市场的投资机会。油运、贵金属、工业金属、造纸等全球定价的周期型行业,受到单个国家影响的概率较小。美股、港股指数等挂钩美元或港币的投资标的,能够消化掉相当大部分的汇率风险,也将是考虑的投资工具。

君通天下

市场展望:2022年宏观政经和民生均非常艰困,市场除短期博弈资金之外,唯有靠合理有效分散投资的帮助守得一亩三分的收成。新的一年的前路,依然不能保持过分乐观的态度,在市场过去三年渐形成的大趋势之下,仍然需要十分谨慎的面对所将面临汹涌波涛的可能,但越是面对风险加大的市场,有效的分散投资仍然是帮助资产战胜风险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新一年仍将继续亦步亦趋广种薄收,做好FOF基金的优选和优化,力争再创佳绩!

青骊投资

纵观全年A股主要股指均收跌,情绪虽有所恢复,成交量却恢复有限,市场仍然维持着弱势震荡格局。2022年全年不仅面临经济上的三重压力,同时也经历了海外加息、俄乌危机、疫情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交替影响,从当下往后看,稳增长、扩内需将会成为明年的主题,当下复苏预期已被市场充分认知,跟踪好各个环节复苏的进程是明年的关键,也会勤奋研究,为2023年做好充分的准备。碳中和的终局仍有信心,国产替代和专精特新是确定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光伏、计算机、医药、新材料、半导体等领域都蕴含巨大机会。

展望2023,市场显著处在估值底部,也知道,市场永远是周期的钟摆,当不利于的因素在今年的A股悉数展开,明年,则可以期待更宽松的全球货币环境、更坚定托底的政策、更开放的居民出行、成长股更佳的表现。仍然会坚持研究细分领域新技术,在变化中寻找机会,延续回撤控制模式。


丹羿投资

展望23年,对中国经济充满期待。可以说,现在正是路转峰回的时刻。

对于中国经济,2023年伴随疫情对经济负面影响的减弱,地产、消费和投资等各项财政刺激政策的不断加码,居民收入有望边际改善、消费信心回暖、额外储蓄释放,将推动消费渐进式反弹,并带动中国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

对于大家最关心的美国通胀,在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措施下,终于看到CPI同比增速在22年三季度开始放缓,美国加息有望在23上半年达到顶点。通胀拐点后,失业率上升将导致美国经济迎来实质性衰退,从而形成23年 “ 中强美弱 ” 的局面,有利于全球资金重回中国代表的新兴市场。

23年国内经济的逐步复苏和低通胀预期,以及全球资金回流的大背景,将有利于A股和港股权益类资产表现。与21、22年机会主要集中在新老能源相关的少数赛道不同,丹羿认为23年的机会因经济的复苏将更加多元化,值得重视的几个主线如下:

◆ 航空、餐饮、旅游等代表的疫后复苏的线下服务、消费类板块;

◆ 受政策刺激的地产及竣工供应链上的家具家电和建材消费品;

◆ 各领域的自主可控,特别是信创领域中基础软硬件、科学仪器等;

◆ 中长期看,正在全球崛起的中国产业。特别是电动车代表的中国汽车产业,成熟制程代表的IC设计产业,医药CXO产业等。


全天候基金

面对国内经济在疫情放开后的修复型复苏和海外可预见的衰退加剧,对于国内的复苏力度和海外下行的幅度依然觉得难以判断和量化。在市场调整的过程中,逢低增持了需求端确定反转受益于疫情放开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的场景消费、基建、医药和自主可控,并加大了需求端稳定受益于成本端下移且有市场集中度提升的细分领域的研究。


禾晖资本

目前弱现实对商品仍有压制,内需的真正启动可能需要等到春节后感染高峰的回落才能见到,黑色板块偏向弱势震荡运行;原油化工板块,美国暴风雪导致能源供应减少,俄罗斯原油出口受阻,油价显著上涨;当前主导油价的主逻辑依然是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的经济下滑预期、中国疫情 VS OPEC+控制下剩余产能不足和俄乌冲突带来的风险溢价。


涌津投资

从基本面角度出发,明年仍然是新能源板块高速成长的一年。估值方面,经过一整年的回调震荡,新能源汽车以及产业链里的各个细分板块估值相对增速也已经具备一定性价比。

整体而言,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维度,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通道中,短期股价波动更多是因为资金博弈和过度炒作的修正,而随着估值回归理性,新能源汽车仍然是未来最值得投资的成长板块之一,要选择真正优质的标的,和产业链共同成长。


骐邦投资

我国证券市场的下跌调整阶段已进入尾声。市场将在2023年进入多空基本平衡的反复震荡筑底阶段,市场机会将逐步增多。虽然其间可能会由于美国持续加息造成经济明显衰退带来市场的震荡,但由于我国现在经济周期跟美国并不一致,相互依赖程度更是远不如从前,因此总体影响相对有限。从更长时期的视野来说,则无疑更为乐观。这是因为从市场发展阶段来说,一直在大致重复美国的发展过程。这也是2021年市场出现绩优白马股的集中炒作引起了高度警惕的原因,因为美国之前的漂亮50炒作,这些优质公司股价其后很多年都处在下跌调整之中。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阶段却跟美国80年代很像:基本面上,企业处于缓慢持续的产业结构升级阶段;资金面上,居民的资产配置在从以前的房产往权益类转移。美国在80年代初推出养老金入市的401K计划,美股在其后迎来了数十年的长牛走势,而我国目前正加大养老金入市步伐,相信决策层也是看到了大的趋势。


泊通投资

当前疫情冲击延续,同时正处淡季,虽然政策的决心很强,但是实际经济的恢复程度尚待验证。因此短期市场可能依然维持震荡走势,等待春节前后疫情的演变,以及明年金三银四确认经济恢复的成色,经济恢复的强度决定了下一轮行情的强度,而海外衰退趋势也较为明确,一旦美国就业市场显著走弱,也将从流动性的角度对行情构成支撑。


致衍基金

展望2023年,虽然全球经济都在走向衰退,即便面临诸多困难,但对于中国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新一轮换届周期的开启,有望带动中国经济率先从全球性经济衰退中走出来。世界的经济周期由主要趋势决定,比如美国欧洲;但中国的经济周期和全球紧密联系,但又有自己的特点。

202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三年大疫之后,有足够意愿想要回到正轨,但过去的路不见得还能继续走,新的路也未探明,全球经济有较大概率步入衰退,换言之,已度过最困难的一年,但来年也并非一定是繁荣的高点,而更可能是承上启下、耕耘积淀之年。


安值投资

目前黑色价格宏观层面的支撑依然较为突出:一是监管对于地产方面的支持和刺激性论调依然较为明显,二是本周随着部分城市疫情已过叠加联防联控机制最新的“乙类乙管”方案对当前的交易情绪再次带来提振。基本面方面现实端的成交疲弱的表现并未有超出预期,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难对价格形成有效的向下压力;此外,港口全品种库存均出现去库迹象,年底累库进度不及之前预期,对期价起到一定支撑。


富业盛德

2022年全年市场受到内外环境影响,整体表现较差,主要指数普跌。展望2023年,当前是较好的布局期,本轮反弹正在进行中。从近期高频数据看,居民消费、日常出行、节假日出游等方面的压力正逐步缓释。政策上,国家发改委、央行相继召开例会,依然强调稳增长,关注后续政策的落实情况与具体效力。


涌贝资产

经济复苏后A股将由政策驱动转向业绩驱动。上周A股经历了前期的缩量下跌后超跌反弹。前期放量上涨主要交易的是放开的预期,市场预期中国很快就会放开疫情管控、经济工作会议重心转向重启经济、稳增长。在这些预期完全兑现以后,这些逻辑支撑的交易就告一段落,并且随着各地疫情扩散、感染率上升,市场就进入了一个缩量下跌的过程中。后续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明年经济或将逐步回暖,在春节后经济或将步入正轨,届时,A股行情将由政策驱动转为业绩驱动。现阶段市场由政策驱动,聚焦疫后复苏、地产企稳以及流动性拐点相关板块,关注医药、消费、出行链、贵金属;往后,市场主线将重回成长,随着经济基本面改善、A股盈利增速回升,配置上基本面和长期空间更重要,景气度+业绩高增速相关方向将重回主线。关注信创、新能源、军工。


沣京资本

市场仍处在基本面疫后修复的过程中,短期没有明显风险,但大幅上行的空间也不大。核心是一方面是通过跟踪疫后复苏节奏来布局疫情影响最直接、且景气恢复可能超预期行业的优质公司,另一方面是挑选离疫情影响相对较远,但基于全年具有业绩增长加速持续性潜力的成长股。


长见投资

股票市场是基本面的映射,这种映射在开始阶段是预期,但是总归到底需要基本面的印证。

投资总是在找确定性最高的事情,对基本面来说,钟摆回摆的均值回归是2023年最确定的事件,这体现在方方面面。

最显而易见的是经济政策均值回归,体现在监管上,以前严格监管的领域正在放松,房地产、互联网、医疗、教育等领域是这个状态。

其次是经济周期的均值回归,消费,尤其是周期性的消费以及被疫情抑制的、与场景相关的消费,会有一个强烈的修复过程。

从这些角度看,地产、互联网、消费等领域存在均值回归的力量,需要知道均值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这些行业恢复均值的力度有多少、幅度有多大。


翼品资产

地产供应方面:国务院副总理指出,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极有信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疫情方面:正如对疫情放开政策的预期,短期受放开影响会有一定影响的冲击,短期也可能会导致GDP快速下降。但这些冲击预计持续1个季度后会逐渐恢复。刚刚结束的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传达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以及“推进经济运行整体转好”等信号,为接下来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规划和部署。

这两方面的改善可能助力国内经济在2023年上半年加快复苏,经济增长预期提升也有利于国内风险偏好的修复和国内股市的相对表现。加上国内股市具有估值和流动性双重优势,在翼品投资范式中将重点关注投资范式B-Booming cycle的高景气、有政策支持、有独特竞争力长赛道的军工、新能源产业链、新兴需求带动的产业标的上进行配置,也会关注国内的消费恢复带来的景气度上升的投资机会。


陶山基金

出口弱源于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海外投行一致预期2023年全球GDP将出现负增长,美国和欧元区将出现衰退。美联储几个月来一直在加息,试图减缓经济增长并遏制通货膨胀。尽管通胀最近有所缓解,但仍远高于美联储的预期目标,因此23年美联储利率大概率仍将上行至5%以上。

历史上一些非常有效的衰退指标也预示了23年的衰退风险,如银行收紧了贷款标准,领先经济指标已连续9个月下降,达到历史上衰退之前的水平,整体商业活动以及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指标已降至自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的衰退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三个月至两年到期的美国政府债券的收益率高于10年、20年或30年到期的债券,这是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每次衰退前都会出现的一个警告信号。

从储蓄角度看,居民储蓄已从约2.3万亿美元减少至1.2万亿美元,另一方面预期加息将导致23年失业率将从3.7%推高至5%,居民消费意愿转向保守。

综上,短期国内复苏确定性强,出口相关可能仍受制于海外需求下行,结构上呈现内循环优于出口的格局。

银石投资

从中性角度看,随着元旦小长假后市场参与者数量增加、市场交投活跃度增强,上证指数有望在节后进一步向上反弹,但短线受阻于3100~3150区间的可能性较大,之后可能会在春节前向约3050左右进行二次探底。在整个低位筑底过程完成后,上证指数有望在一季度内开启一轮上行,目标将会指向3300~3400方向。相对强弱方面,目前短线相对较强的是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消费、大金融等板块,市场短期表现可能更依赖于权重蓝筹的表现力。中期来看,以医药、半导体、工业母机为代表的自主可控成长方向有望在调整结束后有较好的中期表现。

凯丰投资

当前我国债市的主导因素仍为国内基本面。展望后续,疫情和地产政策仍是核心驱动因素,目前两者均处在关键时间段。其中,地产政策持续放松,整体对债市偏不利;疫情目前处于感染高峰,部分城市线下活动开始恢复至初始水平,但近期国内监测到XBB毒株,后续第二波感染高峰的到来时间以及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当前疫后经济恢复程度仍是核心。

海外方面,当前市场对美国加息预期有所放缓,人民币汇率压力减小,但对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有一定制约。

整体来看,货币政策短期内预计难以收紧,但亦难进一步放松。当前经济处于强预期、弱现实阶段。虽然利率已处于相对高位,但考虑到年初信贷高峰、3月两会举办等因素,市场对政策仍有较强期待判断短期内利率波动较大,可做波段操作,将持续观察2至3月份的经济复苏情况,再考虑是否做多。

保银投资

大陆与香港通关在即,但预计恢复是个逐步的过程,根据港旅游业议会预测,内地取消入境隔离及核酸检测后,若每天有1万名内地旅客访港,为疫情前的一成,而预期2023年第三季度可逐步恢复至疫情前八至九成。

2022年手机全年出货量预计在12亿台左右,同比下滑10%。供应链普遍预期2023年二季度末可能为需求拐点,但缺乏实际数据支撑。接下来依旧以关注龙头公司促销策略以及其效果为领先指标。

12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滑超20%,未见明显改善,市场预期依旧较弱。2023年1月、2月受感染高峰和假期影响,成交难短期反转。2023年各地需求端的政策宽松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向:一首套房的认定标准扩大,“认房又认贷”政策将松动;二下调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三取消限购,除一线城市外,2023年限购或将全面松动。

国富投资

回顾2022年的PMI,1-4月是第一阶段,经济从高位徘徊到上海疫情影响下快速回落;5-9月是第二阶段,从疫后低位修复到叠加地产回落后再度震荡徘徊;10-12月是第三阶段,疫情走向达峰过程中,经济数据快速下行。整体来说,市场预期12月经济已处于“谷底”位置,存在提前反映下一阶段的修复的预期。

在经历了数周的时间和空间震荡后,市场将恢复一定的信心。

1.市场对主要城市疫情达峰的期限正在升温,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感受到疫情达峰后,出行恢复、物流恢复的逐步展开,快速感染的阶段可能即将过去,各地物流中观数据也已经改善。各地疫情达峰预期是一剂“药引”,宏观经济展望升温,有助于风险偏好温和修复;

2.房地产因城施策刺激政策、优质房企再融资推进预期升温;

3.两会有望进一步明确政策扶持方向,三中全会年,科技成长方向有望密集催化。科创板硬核科技+专精特新是成长投资的重要抓手。历年党代会报告中所提到的新的经济增长领域在五年维度的权益市场均实现不错的回报,本次党代会强调硬科技领域,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

经过12月的蓄势整固之后,明年两会前的春季躁动行情依然可期,预计未来配置的方向可能将更加均衡,且在总量结构和行业层面兼顾效率和安全,但成长依然有望提供更高弹性。


久阳润泉

宏观层面上,12月20日国常会召开会议,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建筑业PMI指数为55.4%,仍处于高速扩张区间,建筑业PMI持续处于很高景气水平,表明当前我国基建投资稳增长力度较大,有效对冲了房地产投资等下滑带来的影响。目前来看国内经济受疫情影响依旧复苏缓慢,年初制定的5.5%经济增长目标完成压力较大,但疫情放开后复工复产预期较强,经济有望在明年继续反弹。经济向好有利于股市企稳回升,而短期3000点附近的A股属于底部,长期资金此时应该积极布局耐心等待市场的修复性行情,短期来看前期热门赛道板块依旧会轮番上演结构性行情,建议重点关注食品饮料、军工、煤炭、医药、银行等板块的反弹机会,中长期依旧看好高景气度的科技、医药、消费、金融及周期五大行业。


殊馥投资

展望后市,随着大盘止跌回暖,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以震荡上行为主,期间或有调整,但中线反弹格局仍将继续。其中,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政策的“东风”,以及由政策带来的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以上两个要素将决定后续上行的斜率。配置方面,在本轮回调中逢低配置的基础上,建议保持耐心,静候节后“东风”来临。受疫情影响,市场交易量和波动持续走低,本周T0和基差策略均较为难做,可适当将部分资金释放出来进行逆回购。


恒邦兆丰

回顾2022年,市场以调整为主,创业板的跌幅甚至超过18年,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标准的熊市。展望2023年会相对积极一些,首先是疫情和地产的影响明显缓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经济定调较为积极,预计会有更多的政策推动经济复苏。2022年居民的风险偏好较低,储蓄率和M2大幅攀升,随着疫情的缓解和政策的加码,预期储蓄率将会迎来拐点,投资和消费的意愿均进一步回升。但2022年这一年的疫情影响了居民的收入和利润以及海外潜在的衰退风险仍然存在,这也是市场对于今年比较悲观的普遍理由,经济复苏的道路注定会比较坎坷,但大概率好于2022年,持谨慎看多的态度。

板块方面,1)港股互联网阶段性好于A股消费,港股的互联网企业比A股的企业多受了两重冲击,一是互联网和教育行业的监管政策,二是美国加息导致的外资出逃,位置和估值相对更低,A股消费目前主题属性较强,个股不太好选;2)电动两轮车这个行业可以继续关注。新国标陆续落地所带来的需求增量并非一蹴而就,明年行业内头部企业在去年高基数的背景下仍然能够维持不错的增速。3)政策方面有可能会超预期的几个地方,如地产方面不排除主要的一线城市在需求端会有相关刺激政策,自主可控方面的信创今年有可能会有业绩加速兑现可能,半导体行业举国体制加码等。


纽达投资

为促进外汇市场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30日宣布,决定自2023年1月3日起,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至次日3:00,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更多交易时段。此举有助于拓展境内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促进在岸和离岸外汇市场协调发展,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周末央行召开四季度例会,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防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本周疫情管控政策进一步放开,从实施乙类乙管到入境措施放开,各地都经历着疫情感染峰值带来的压力。受疫情影响12月制造业PMI较11月下行1个百分点至47.00%,连续三个月下行,创年度最低点。但从近日各城市地铁客流量数据观察来看,目前北京地铁客运量在已经走出低点,第一批疫情达峰城市的经济活动正迅速修复。预期年后将会迎来一轮疫后经济修复,固收类理财产品在权益市场回暖、债市利率回升阶段配置需求有望提升,前期净赎回的不利局面将会扭转,转债市场回归理性的同时也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市场短期仍以震荡行情为主,仍会呈现出行业轮动的特征。本月涨幅居前的消费板块透支较大,可能面临年报不及预期的压力,需要注意风险。前期回调较多的光伏、储能及新能源车板块,随着业绩超预期个股的带动,有低位布局的优势。


利可资产

向前看,虽然疫情的短期冲击仍将延续至岁末年初,但防控措施已不再是供给端的重要限制,而受到12月以来第一波疫情冲击的地区,其消费场景和需求也在快速恢复。与此同时,由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新一轮逆周期政策的加力提效,也将助力供需两端快速恢复。因此,维持 2023年工业企业盈利在一季度筑底,二季度企稳回升的判断。

睿沣资产

回顾2022年,A股市场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指数普跌,但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中国增长走向实质性复苏,市场有望在2023年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近期部分一线城市第一批感染者已经陆续痊愈,各地出行数据也有复苏迹象,同时受到元旦节日影响,线下出行和消费数据得到了改善,本轮阳达峰影响不确定性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经济活动反弹幅度成为焦点。经济政策方面,十二月以来产业政策频出,对于全面提振经济的信号非常明显,后续具体刺激金额力度也将决定行情高度。最后,市场资金面紧张也得到缓解,前期市场因债市波动对货币政策收紧有较大担忧,近期央行货币呈现净投放呵护节日期间流动性,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态也相对宽松,后续市场能否逐步转为资金净流入状态值得重点关注。

综合来看,当前政策依旧强调稳增长,将密切跟踪后续政策的落实情况。综上,当前A股仍处于较好的布局期,配置方面,除了前期调整到位的高景气赛道,短期还在关注受益于政策变化的地产产业链和大消费板块,中长期仍然根据行业景气程度以及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来把握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行情主线。

琢磨基金

银行出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压力,有更大的倾向强赎退出。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情况同去年相比底层逻辑并没有变化。但有所不同的是,当下银行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这就意味着具有了更好的安全边际,投资正股和转债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按照到期日和溢价率对银行债做一个筛选,不难选出一些确定性很高的投资标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琢磨!


深圳道谊

展望2023,2022年压制市场的几重因素均已改善:其一,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已走到末端;其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线下活动加速恢复,消费、居民收入恢复可期;其三,“稳经济”、“稳地产”、“稳就业”等政策年末已陆续出台、元旦后还可以期待进一步的经济刺激政策。因此,2023年,影响股价的“分子端”——盈利增长或显著改善。而“分母端”——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也处于“高赔率”区间,以股债收益率差值的视角来看,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均有较高的隐含回报率。

行业方向上重点看好复苏链条,包括线下消费、出行链(免税、航空)、医疗服务、地产复苏驱动下的消费建材等;大金融板块中的保险,2023年有望迎来资产端&负债端的双重修复,也值得重点关注;新能源方向整体β趋弱,但光伏辅材、海风、新技术驱动的环节(设备)有望走出α,这些细分方向值得深入挖掘。


更多精彩内容请翻阅往期文章!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优理财

免责条款

1、本观点汇总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我司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
2、优募以尽责的态度,独立、客观地提供资讯。所有资讯不构成任何投资参考意见,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咨询意见或其他意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优募提供资讯中所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优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推送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