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募UpFunds > 周·私募观点汇 > 【12.16-12.22】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召开,20家私募观点研读
【12.16-12.22】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召开,20家私募观点研读

观点摘录:

星石投资

投资方面,制造业投资表现仍佳,基建投资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地产投资后续出现失速的概率不大;消费虽然仍受疫情影响,但内生潜在动力并不弱。

甄投资产

当下市场走在了“三岔路口”,一方面是机构对行业始终形不成一致合力,导致持续性主线并不明显;第二方面是今年的热门行业如新能源车、光伏、电气设备中很多龙头股波动明显加大,甚至处于破位的边缘;第三方面是低价、低位股票的持续火爆,短线情绪异常亢奋。

合晟资产

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删掉了“社融和经济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似乎暗含了社融运行略高于经济的可能, 提升了社融增速的想象空间,宽信用能否落地要看在没有房地产金融化的情况下,靠中央政府加杠杆的财政的逆周期调节力度能否撬动社融的持续增长。

昶元投资

半导体依然是明年看好的景气赛道之一,因为从需求和产能的匹配上逻辑都是比较好的。受益于今年涨价逻辑的半导体公司,明年可能要减少关注,但是有产能释放,需求又还在的公司,明年依然看好。

普尔投资

在DGR之后,医院具有较强的动力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提升成本管理能力,开展更多医院具有优势的项目。从投资的角度看,具备帮助医院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的产品和服务将受益。

循理资产

年底市场博弈加剧,估值处于高位的高景气板块分歧加大;叠加外资“打假”等短期扰动因素,市场震荡加剧。市场风格也有所切换,对低估值板块关注度提升。2022年1季度,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步发力,经济/金融数据的持续验证,预计市场可重新企稳走强。

致君资产

如果全球通胀超预期,预计中国央行在政策上将难以加码宽松,甚至可能在二季度经济企稳之后即转向中性,这对市场而言将是一个潜在的压力。

量客投资

短期大市值宽基指数,包括行业板块上消费白马、各类金融地产及其.上下游板块,仍旧可以成为重要关注点。

龙航资产

后市来看,市场风格方面始终在价值和成长之间摇摆,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经济复苏动能和疫情的影响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翼品投资

中美之间各个层面的博弈都在冲击市场,叠加上联储缩表的风险、地产美元债的违约、对资本无序扩张的限制。导致几乎所有的耳熟能详的海外上市公司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地下跌。所以说今年是港股和中概股投资较困难的一年。

陶山私募基金

虽然目前联储委员对明年多次加息的支持力度明显上升,但其核心是对高通胀的担忧和经济的乐观预期,从其对Taper的表述中"后续每个月都可能随着经济前景的变化而适当调整",最終真实的加息进展仍需进一步观察通胀和经济的走向。

汇鸿汇升

目前可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仍处于历史同等价位的偏高水平,国内疫情进入深冬多地散发,明年经济增长不容乐观,将抑制转债正股业绩增速预期,本周跟随股市迎来久违估值下杀行情,建议短期保持观望。

涌贝资产

行业层面上,仍看好风电、光伏、特高压等新基建发力方向和以半导体为首的高端制造业。

睿沣资产

以半导体为代表的自主可控产业进程不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刚刚取得突破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渗透率仍在加速阶段。

禾晖资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给下行的经济增添一定信心,尤其对基建相关品种有一定利好,但在目前的内外环境中波动率的突破还需酝酿,可期待偏套利类策略表现。

泊通投资

政策的和煦也将对市场估值构成支撑,尤其是前期受到政策压制较大的行业,在政策底明确出现之后,基本面风险的缓和也将逐步体现。

燧石投资

从行情来看,大盘蓝筹股开始发力,市场从多题材炒作的板块轮动,逐渐转变为成长股和蓝筹权重的风格轮动,初现雏形。

深圳道谊

传统产业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的确存在阶段性的估值修复逻辑,但结合当前经济转型以及“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房地产很大概率进入一个“减量博弈”的格局,长期预期对估值修复的空间有压制。

沣京资本

明年的投资思路可以沿着如下几个方向,一是景气赛道结构升级,在解决矛盾的方向上寻找机会;二是疫情重估,包括景气重估、估值重估、格局重估和风险重估,甄别其中的机会与风险;三是逆向布局,适当关注“地板估值”领域的变化,或许亦能发掘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金辇投资

短期扰动不影响长期逻辑,半导体、新能源的高景气以及政策预期下消费、医药的困境反转依然将是2022年核心投资逻辑。


完整版私募观点内容:

星石投资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经济数据。11月整体经济继续延续了10月的积极变化。结构上:工业生产逐渐摆脱供给束缚,延续10月份稳中有升的态势;投资方面,制造业投资表现仍佳,基建投资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地产投资后续出现失速的概率不大;消费虽然仍受疫情影响,但内生潜在动力并不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逆周期”,政策重心已经转为“稳增长”,后续经济将进一步向好。

甄投资产

当下市场走在了“三岔路口”,一方面是机构对行业始终形不成一致合力,导致持续性主线并不明显;第二方面是今年的热门行业如新能源车、光伏、电气设备中很多龙头股波动明显加大,甚至处于破位的边缘;第三方面是低价、低位股票的持续火爆,短线情绪异常亢奋。

合晟资产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了目前经济面临的困难,即“经济面临需求收缩、 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也指明了方向,即“稳字当头”“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针对需求收缩,主要应对是财政、基建、保障性住房,“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针对供给冲击要保供应,针对前期毕其功于一役的运动式供给收缩进行矫正。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删掉了“社融和经济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似乎暗含了社融运行略高于经济的可能, 提升了社融增速的想象空间,宽信用能否落地要看在没有房地产金融化的情况下,靠中央政府加杠杆的财政的逆周期调节力度能否撬动社融的持续增长。

昶元投资

半导体依然是明年看好的景气赛道之一,因为从需求和产能的匹配上逻辑都是比较好的。最近走的比较弱,是因为最近景气赛道的股票都比较弱,包括新能源车、医药CXO、军工、半导体等。这些板块走势要做区分,半导体里细分领域也要做区分。受益于今年涨价逻辑的半导体公司,明年可能要减少关注,但是有产能释放,需求又还在的公司,明年依然看好。

普尔投资

根据《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从2022到2024年,将全面完成DRG/DIP付费方式改革任务,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付费方式改革工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在DGR之后,医院具有较强的动力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提升成本管理能力,开展更多医院具有优势的项目。从投资的角度看,具备帮助医院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的产品和服务将受益。

循理资产

11月经济数据整体仍显疲弱。近期,各部委针对“稳经济”释放出明确的信号。预计2022年一季度,稳增长的具体政策将加速出台落地,相关政策将集中于新基建、稳地产和促消费等方向上。2022年,从全球经济周期来看,政策“外紧内松”、增长“外下内上”,中国资本市场相较全球,处于较为有利的环境。年底市场博弈加剧,估值处于高位的高景气板块分歧加大;叠加外资“打假”等短期扰动因素,市场震荡加剧。市场风格也有所切换,对低估值板块关注度提升。2022年1季度,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步发力,经济/金融数据的持续验证,预计市场可重新企稳走强。

致君资产

近期海外发达市场加息周期已拉开帷幕,英国央行加息15个基点,挪威央行加息25个基点,这一方面是为应对本国通胀,另一方面则是未雨绸缪,防范美元流动性收紧。当前,影响全球央行决策的最重要因素是通胀,高企的通胀既与全球央行放水有关,也与疫情所造成的供应链脱节有关,还与全球“碳中和”的大环境有关,如果2022年通胀超预期,则各国央行将被迫加息。中国央行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目前中美利差仍有充足空间,因此即使明年美国加息2-3次,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如果全球通胀超预期,预计中国央行在政策上将难以加码宽松,甚至可能在二季度经济企稳之后即转向中性,这对市场而言将是一个潜在的压力。

量客投资

本周市场在全面降准的加持下,强势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尤其是沪深300、上证50等大市值宽基指数的代表,当周累计上涨超过3%,而中小盘市值的中证500指数盈亏平衡,中证1000、创业板指、科创50均小幅下跌;行业板块上来看,消费服务、食品饮料、媒体等以消费为核心的板块相对强势,而前期强势的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等小幅下跌;短期大市值宽基指数,包括行业板块上消费白马、各类金融地产及其.上下游板块,仍旧可以成为重要关注点。

龙航资产

后市来看,市场风格方面始终在价值和成长之间摇摆,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经济复苏动能和疫情的影响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国内疫情散发现象频出,部分企业生产发生中断,居民出行消费等活动再次受阻,经济增长持续承压,11月经济数据反映国内消费复苏依然偏弱,餐饮消费增速由正转负,而投资端也延续下滑态势,地产投资及基建投资再度走弱,政策边际改善到实际情况改善存在延时。配置策略上,当前市场风格在成长价值之间快速切换,短期偏弱情绪下小盘股表现活跃,但政策托底、货币宽松预期增强,叠加资金面情绪回升,受益于货币宽松提振的低估值蓝筹股,也有望助大盘臂之力,推动指数再次上行。

翼品投资

当教培行业的禁令出现时,对整个行业的打击是致命的,使海外市场不得不怀疑中国公司经 营的稳定性。任何一家海外基金,在配置中国资产时都会要求更明显的政策折价。并且中美之间各个层面的博弈都在冲击市场,叠加上联储缩表的风险、地产美元债的违约、对资本无序扩张的限制。导致几乎所有的耳熟能详的海外上市公司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地下跌。所以说今年是港股和中概股投资较困难的一年。

陶山私募基金

上周美联储议息会议上决议购债缩减规模由每月150亿美元增加至每月300亿美元。点阵图预期明年或有三次加息,12月点阵图表明,目前18位委员均认为2022年美联储将会加息,其中1位预计加息1次,5位预计加息2次,10位预计加息3次,2位预计加息4次,也即预计明年加息三次及以上的委员有12位,占全部委员人数的2/3。虽然目前联储委员对明年多次加息的支持力度明显上升,但其核心是对高通胀的担忧和经济的乐观预期,从其对Taper的表述中"后续每个月都可能随着经济前景的变化而适当调整",最終真实的加息进展仍需进一步观察通胀和经济的走向。

汇鸿汇升

目前可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仍处于历史同等价位的偏高水平,国内疫情进入深冬多地散发,明年经济增长不容乐观,将抑制转债正股业绩增速预期,本周跟随股市迎来久违估值下杀行情,建议短期保持观望。

涌贝资产

受英美央行的鹰派转向叠加变异毒株扩散,A股受海外市场影响出现一定波动,排除短期海外扰动,国内流动性仍然充裕,预计未来市场仍将走“稳增长”行情。行业层面上,仍看好风电、光伏、特高压等新基建发力方向和以半导体为首的高端制造业。

睿沣资产

本周对市场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明年的整体宏观环境和政策方向做了定调。会议通稿的核心词就是稳,稳增长的迫切性跃然纸上,既提到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也提到了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因此对于明年的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可以更乐观看待。会议还提到“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等,建议重点关注新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充电桩、换电站、绿电运营等新基建,还包括电网改造、能源输送、数据中心等。放眼长期,以半导体为代表的自主可控产业进程不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刚刚取得突破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渗透率仍在加速阶段。综上,这一轮A股跨年行情还远远没有结束,近期景气赛道的回调反而是为明年布局的绝佳机会。

禾晖资本

目前政策导向与突发事件是引发商品波动的两大推手,国际上,美联储在通胀压力引导加息预期,美元美债短期偏强运行,国际商品价格略有承压;而国内央行近期再度降准,与美联储形成内松外紧格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给下行的经济增添一定信心,尤其对基建相关品种有一定利好,但在目前的内外环境中波动率的突破还需酝酿,可期待偏套利类策略表现。

泊通投资

整体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今年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明确的纠偏,地产去金融化演绎成为对民企地产商的挤兑,碳达峰碳中和演绎成为拉闸限电均不是政策本意。会议自上而下将思想统一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定宏观经济大局,全力做大做好蛋糕的思路上来。政策的和煦也将对市场估值构成支撑,尤其是前期受到政策压制较大的行业,在政策底明确出现之后,基本面风险的缓和也将逐步体现。

燧石投资

上周市场处于震荡调整阶段。成交方面,上周市场交易活跃度相对上上周稍微有所上升。从资金流向来看:南北向资金都表现出净流入,进一步推动上周震荡反弹的行情。从行情来看,大盘蓝筹股开始发力,市场从多题材炒作的板块轮动,逐渐转变为成长股和蓝筹权重的风格轮动,初现雏形。

深圳道谊

行业方面,大金融板块分化,银行抹去了降准后的涨幅,证券、保险高位震荡;前期跌幅较大的周板块有较好表现,煤炭、钢铁、工程机械均有一定反弹,火电插上了“绿电”的翅膀,走出一波趋势性行情;地产&地产后周期板块在放松预期推动下表现也强于指数。传统产业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的确存在阶段性的估值修复逻辑,但结合当前经济转型以及“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房地产很大概率进入一个“减量博弈”的格局,长期预期对估值修复的空间有压制。

沣京资本

景气极度割裂的情况在明年可能会有所缓和,一方面高增长的景气赛道在超常规发展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另一方面受压制的传统赛道毕竟还是面临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有中国最优秀的一部分公司和企业家。“长赛道”应当“看短”,多关注可能的问题与解决之道;“短赛道”应当“看长”,多展望可能的空间与变化。明年的投资思路可以沿着如下几个方向,一是景气赛道结构升级,在解决矛盾的方向上寻找机会;二是疫情重估,包括景气重估、估值重估、格局重估和风险重估,甄别其中的机会与风险;三是逆向布局,适当关注“地板估值”领域的变化,或许亦能发掘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金辇投资

上周中美关系对整体市场风格产生扰动,美国财政部将8家中国科技企业加入名单,商务部宣布将34家中国实体加入实体清单,对医药、电子、通信等板块产生阶段性影响。但公司认为短期扰动不影响长期逻辑,半导体、新能源的高景气以及政策预期下消费、医药的困境反转依然将是2022年核心投资逻辑。